移民署舉辦防制人口販運工作坊 學者:臺灣詐騙刑責仍過輕
發布時間:2024.08.28
內政部移民署28日舉辦「2024年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」,邀請美國、印度、泰國等11個國家官方代表、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等,針對人口販運、性剝削、詐欺犯罪、器官摘取等議題進行討論,與會學者江玉敏、Ling Li不約而同表示,相較中國,臺灣電信詐欺刑責過輕,威嚇力度不足,相關單位可以持續努力。
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指出,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在2022年報告中揭露,遭受剝削並被迫從事犯罪行為者,佔所有人口販運犯罪類型的10.2%,數量相當驚人,許多人普遍認為電信詐欺等犯罪活動多由罪犯主導,但國際組織在相關犯罪樣態中發現,部分參與者同時是加害者也是被害者,這是一個新的犯罪樣態。
馬士元進一步提到,聯合國2023年統計數據顯示,全球至少有10萬人被誘騙到東南亞或其他國家從事網路電信詐欺,其中有很多人屬於人口販運的被害者,臺灣在2022年也出現國人被誘騙至海外從事詐騙工作的情況,這成為人口販運中的新興議題,也是政府持續關注的重點。
英國憫研顧問創辦人江玉敏在分享中表示,東南亞的電信詐騙組織成員仍以華人為主,但因此前中國派軍隊進入柬埔寨和緬甸等國進行掃蕩,這些犯罪集團逐漸不再以中國人士為主;義大利威尼斯大學博士研究生Ling Li也提到,中國政府會提供相關犯罪名單並引渡嫌犯回國,以及增加洗錢犯罪打擊力度,使得洗錢仲介成本增加,這都是東南亞詐騙組織不敢以中國為主的主要原因,相關犯罪集團目前也朝國際化、多角度發展。2位學者共同提到,相比之下,目前臺灣詐騙刑責仍然過輕,相關單位可就提高刑責,增加威嚇力度方向努力。
馬士元表示,臺灣在2024年1月1日修正施行《人口販運防制法》,已經將利用他人從事犯罪行為納入刑事處罰範疇,若當事人同時兼具人口販運被害人及加害人的身分時,法官在判刑時,將考量犯罪情節,給予免刑或減刑,希望在強化打擊犯罪集團的同時,也能兼顧人權。
馬士元表示,除了新興議題外,人口販運的傳統問題,如器官摘取、性剝削、強迫勞動等,近年在數量與嚴重程度上仍未大幅改善,這也是未來國際合作的重點。此外,NGO團體關心臺灣遠洋漁業勞工及勞力剝削等議題,也是政府未來要去改善處理的。
馬士元強調,在人口販運問題上,「國內要跨域來合作,國際上要跨國政府與民間團體來互相合作」,因為人權的提升與人口販運問題的解決,代表民主社會的責任與義務。
本次工作坊聚焦「強迫犯罪下的非典型人口販運被害人」、「各國防堵跨國人口販運罪策略」、「防制強迫勞動及器官摘取之關鍵策略」及「性剝削人口販運被害人權益保護及挑戰」等4大主題,28、29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。(復興電台新聞組採編)
No related post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