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復興廣播電臺記者曾子傑報導)第一屆「國際開發援助現場論壇」9日登場,聚全球貿易援助的機遇與挑戰,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表示,臺灣透過貿易援助協助友邦及夥伴公平參與全球經貿,期盼推動「總合外交」,實現「Taiwan Can Lead」及「榮邦」共好的願景。
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(國合會)攜手國家圖書館(國圖)9日舉辦第一屆「國際開發援助現場論壇」,聚焦2025年「全球貿易援助(Aid for Trade)的機遇與挑戰」,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作出上述表示。
陳明祺表示,為擴大影響力,國合會首次與國家圖書館合辦實體論壇,除「國際開發援助現場」季刊當期作者外,也特別邀請旅臺學人,來自挪威特隆瑟大學的Marc Lanteigne教授發表專題演講,希望為國際發展援助社群匯聚更多的聲音與建言。
陳明祺指出,如同部長林佳龍強調,經貿外交不僅是促進國際貿易的工具,更是深化價值連結、促進人本發展與多邊信任的關鍵,透過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,發展「互惠、共好、永續」的外交戰略,推動更具包容性與韌性的全球濟秩序。
陳明祺說明,「國際開發援助」源自美國的「馬歇爾計畫」,該計畫協助歐洲戰後經濟重建,也開啟全球對外援助工作,而臺灣透過「貿易援助」,持續協助友邦和夥伴國家透過基礎建設升級、制度改革與能力建構,公平參與全球貿易,這不僅是經濟議題,更與社會正義與國際平等有關。
陳明祺提到,根據貿易援助報告,全球貿易援助總額持續創新高,對於對當前新的全球政經局勢,如何讓貿易援助發揮實效,強化開發中國家經濟自主與競争力,將是未來國際發展合作的核心課題。
陳明祺期許,國合會在遵循外交政策及結合優勢產業下,堅定實踐「Taiwan Can Lead」的理念,成為推動「總合外交」的關鍵推手,彰顯臺灣的民主理念與良善價值,實現「榮邦」共好的願景。
國合會2020年起發行《國際開發援助現場》季刊,是臺灣第一本聚焦國際開發援助主題的刊物,也是討論國際合作發展議題的重要平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