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594 FM107.8

國策研究院22日舉行「川普新政與2025國際變局」座談會,國安院所長蘇紫雲表示,北京擁核自重恐形成「政治拒止」,未來臺灣地緣戰略位置將被凸顯。(圖片來源:復興電台記者攝)

國策院邀學者分析川普2.0 蘇紫雲:北京擁核恐形成「政治拒止」

國策研究院22日舉行「川普新政與2025國際變局」座談會,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表示,川普企業家決策風格使他重視公平競爭,而北京擁核自重恐形成「政治拒止」,未來臺灣地緣戰略位置將被凸顯,應投入合理國防預算,強化防衛韌性,進一步成為美國的可靠夥伴。

蘇紫雲表示,川普就職演說提到要當和平的締造者,其實是藉實力維持和平、避免戰爭,也就是強化嚇阻的概念,從此來看,臺海關係的關鍵並非統獨議題,而是北京國際戰略企圖從陸權走向海權,不僅攫取海洋資源,更要維持海上生命線,特別是大陸65%的海線原油資源,因此戰略改變產生結構性問題。

蘇紫雲指出,臺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,根據國際民航組織(ICAO)及臺灣民航局的統計,每年約有170萬架次的民航機通過,而周邊水域佔全球航運26%,日本92%、韓國65%的能源都均需經過臺灣海峽,因此在川普在第二任期將更加重視臺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,這從近期格陵蘭島及巴拿馬運河重要性提升可見。

蘇雲紫也提到,中共核武發展迅速,根據美國解放軍報告指出,中共可能在2030年前擁有1000枚核彈頭,關鍵是洲際彈道飛彈(ICBM)、戰略核潛艦等先進武器無形中形成「政治拒止」,也就是藉核彈頭影響他國介入區域事務的意志,這從烏俄戰爭的例子可以看到;另一方面,更多的核武也有助中國在國際政治中取得新的地位。

蘇雲紫表示,川普具有企業家的決策風格,強調契約雙方權利、義務的公平對等,在安全事務上,美國退出「中程飛彈協議」(INF)、WHO與巴黎氣候公約都與公平有關,而川普要求日、韓增加駐軍軍費,北約、中華民國(臺灣)增加國防支出等,都是基於這種公平貿易的原則。

蘇紫雲也針對川普行政團隊進行分析,他提到,川普對潛在威脅國家,如北京、北韓將扮演白臉,而由國務卿盧比歐、國防部長赫賽格茲、國安顧問瓦茲等對中強硬派扮演黑臉,進而從中進行調停。

蘇紫雲分析,未來川普恐將貿易戰、科技戰的Battle提升為全面的經濟戰爭(War),而美軍將再次強大,特別是北京去年公布第六代戰機、076準航艦等,美國後續將強化國防,如戰術核武及恢復第一艦隊等,保持絕對領先。

另外從巴拿馬運河、格陵蘭島議題可見其團隊重視地緣安全,臺灣後續若能投入合理國防預算,提高防衛韌性,將可憑關鍵地緣位置被視為可靠夥伴,然而最重要的是提升國防實力,因為有國防才能確保中華民國生存,並進一步掌握外交話語權。(復興電台新聞組採編)

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: XYZScript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