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峽交流基金會祕書長羅文嘉16日登臨馬祖大坵島,在遙望「同島一命」的高登島與中國黃歧半島的同時,拋出願與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(簡稱「海協會」)協調,贈送一對名為「和和」、「平平」的梅花鹿至福州動物園,透過優先處理事務性議題,為兩岸關係鋪設一條和平之「鹿」。
羅文嘉說明,初登大坵島迎接的就是易於親近人,性情溫和的梅花鹿,臺灣過去在山巒、丘陵、平原地區隨處可見梅花鹿,而馬祖大坵的梅花鹿就是源自臺灣本島。過去大坵只有駐軍,自1998年駐軍撤離後,13隻梅花鹿繁衍至今將近200隻,並成為大坵目前唯一的動物。
羅文嘉遙指前方島嶼提到,那是高登島,在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時,國軍與馬祖居民喊出「同島一命」的口號,而高登島與中國福建黃歧半島相望,從大坵島經高登島後,再到中國黃歧大約也只不過10公里的路程,海基會希望這條路是一條和平之路,就如大坵島上的梅花鹿是「和平之鹿」一樣。
羅文嘉指出,如同北竿至大坵的航途顛簸,兩岸要走和平之路畢竟不好走,雙方各自有歷史記憶、成見與對現況的認知,要在異中求同,而且是用和平的方式來化解歧異,想必如同海上的路一樣顛簸。
羅文嘉強調,「和平之路雖然不好走,但是仇恨之路更不能走,和平之路走,也許要花10年、20年、30年,但是仇恨之路如果踏上去,是100年、200年、300年都無法解的,這是人類歷史的共同經驗」。
羅文嘉提到,海峽兩岸應該要有智慧,讓這一條路是和平之路,而不是仇恨之路,而和平之路需要捍衛,此前中國軍機艦的騷擾讓和平之路蒙上陰影,然而海基會希望能與對岸的海協會共同協調,送一對梅花鹿到福州動物園,並且取名為「和和」與「平平」,展現臺灣對和平價值的追求和信念。未來這對梅花,將誕生更多「和和」與「平平」的小鹿,讓「和平之鹿」不僅出現在臺灣,也出現在中國福州或其他更多地方,而陸客來馬祖見到這些梅花鹿後,也能感受到臺灣人民期待和平的心願。
羅文嘉指出,臺灣人民希望與中國人民共同合作,追求民主、繁榮與和平,並期望中國能夠與世界民主國家攜手合作,成為和平的支持者,而非破壞者,更不要成為戰爭的發動者。他直言,「中國曾經飽受他人侵略之苦,未來和現在不要變成以侵略他人為樂」,這對一個民族或對一個國家來講,都不是一條正確的歷史道路。
羅文嘉建議,當政治性的困難沒辦法解決的時候,兩岸可先從事務性的議題著手,也許可以從過去有例可循的互訪開始,透過動物交流為兩岸鋪設一條和平之路。
媒體問及,動物交流是否已在民進黨內部溝通討論?羅文嘉指出,「海基會當然提出了這個構想」,但這其實不是黨內事務,海基會受陸委會委託執行兩岸交流、服務和協商,希望透過更多平等尊嚴的交流,促進雙方健康有序的交流,而梅花鹿代表一個和平的價值信念,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。(復興電台記者採編)